为丰富辽宁省第二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小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赛项内容,提升我省小学教育类专业的办学水平,4月1日,我校在滨海校区承办了小学教育类专业改革研讨会。学校副校长崔宝秋与来自省内12所高职院校教师及我校师范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共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bet356体育官方网站院长徐栋主持。

渤海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辽宁省教学名师刘芳教授主题报告题目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刘芳从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的视角,针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方向与路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她表示,教师这一职业具有鲜明的示范性、独特的创新性、平等的互动性、专业的教育性,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具有三大方面专业素养:语言表达素养、沟通素养、设计素养等基础性素养,研究素养、信息素养等发展性素养,自我规划素养、知识管理素养、终身学习素养等拓展性素养。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是我们每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强调终身学习是前提保证;行动研究是基本途径;教学反思是必经之路;同伴互助是有效方法;专业引领是重要条件;课题研究是有效载体。刘芳最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捷径,唯有热爱和坚持!

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小学研训部副主任、辽宁省特级教师杜百顺老师为与会教师做了《研读课标明方向,厚积薄发促成长》主题报告。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新课标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小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赛项的技术规范要求之一,如何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推动高职高专小学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每位专任教师应该探索的课题。
杜百顺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解读了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从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解读了新课标修订的原则;解读了新课标的主要变化:课程方案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杜主任还对标梳理了“四有”好老师、“三有”时代新人、“八能”教师,阐述了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厚积提升自己。最后,杜主任以“今天,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明天,你该还给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和与会教师共勉。

教务处负责人朱晓博作题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技能培养保障体系构建》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成果、技能获奖情况,分享了学校在师生技能培养保障方面的典型做法与工作经验。
学校构建了“四联动、五协同、五递进”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保障体系,教务处、人事处、教育督导中心、二级学院联合行动,通过“育、训、赛、展、研”五个项目协同的运行机制,助力教师从新入职教师——教学新秀——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的五阶段递进式成长。在政策导向方面,实施“以教学为中心“的职称评定改革。
学校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坚持“教师是第一办学资源”,搭建校——省——国三级赛事平台,制定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促进参赛成果转化。实行“六有”备赛模式:有规划、有行动、有督导、有总结、有反思、有提升。学校实行校、院两级奖励制度。
最后,报告分享了“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工作改革背景下”的师范生技能培养,指出该项工作给专科层次师范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倒逼专科师范院校重视过程性培养,对推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完善课程体系、创新考核模式,以及加强教育“三习”实践活动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报告提出要将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技能大赛成果转化、日常技能训练,以及教师资格证免试认定工作有效融通,为省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提供新的视角与路径。

高职高专小学教育类专业大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发挥师范教育优良传统,实现专业保护性发展,是我们所期望的。锦州师专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秉承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bet356体育官方网站岳强老师介绍了学院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经验。


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小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学生赛中,我校学生代表辽宁省参赛荣获三等奖,指导教师殷月老师分享了备赛经验。


几位专家和老师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小学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为提升小学教育类专业的办学质量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思路与建议。
滋兰泽蕙千万树,笃行不怠薪火传。高职高专小学教育类专业虽然在服务区域基础教育发展上存在现实的困境,但是探索专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一直在路上!
责任审核人:徐 栋
发 布 人:刘 可